中国和缅甸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 “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国家战略的提出使中缅两国农业合作再次面临重要机遇 期。研究中国与缅甸农业合作现状,分析投资环境、探寻未来农业合作潜力,对于促进地 区间农业和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中缅农业合作现状 中缅两国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近年来,中缅贸易发展迅猛,投资步伐加快,合作 方式多元。 (一)中缅农产品贸易规模较小,互补性较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建设的深化,有力促进了中国与缅甸 的双边贸易。中缅农产品贸易总额占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0.3%,贸易规模较小, 但增长较快,农产品贸易总额从 2005 年的 0.79 亿美元扩大到 2014 年的 5.94 亿美元,年 均增长 25. 2%。 2013 年以来,中国对缅甸农产品出口快速增加,农产品由逆差转变为顺差, 2014 年顺差额达到 2.39 亿美元。 中缅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出口产品主要为初级 加工品,进口农产品多为农产品原材料。中国对缅出口主要产品为花卉、水果、饮品类和粮 食制品,进口水产品、坚果、水果、干豆和油籽等。 (二)中国投资占比下降,农业投资受到关注 由于经济和地缘位置优势,中国一直是缅甸最大的投资来源国,1988—2016 年在缅的外 国直接投资中,中国占 28.5%,新加坡占 21%,泰国占 16.3%,中国香港占 11.4%。2011 年 缅甸政府实行改革后,中国仍是缅甸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存量最大的国家,但中国投资占 比 呈现下降趋势,在 2011—2016 年 6 个财年中,中国对缅投资流量分别占 93.6%、16.3%、 1.4%, 6.4%, 35. 1% 33.5%. 2012 年以前FDI 在缅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性行业,包括矿业、制造业、电力、石油和 天然气,四类行业所占比重超过90%。2012 年改革以后,非资源性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快速 增加,电力、石油和天然气、采矿行业占比明显下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2012 年以前鲜 有外国直接投资进入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投资开始增加,2014 年在农业领域的 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到 3970 万美元,在畜牧业和渔业的投资为 2690 万美元。近年来,中缅双边在农作物品种交换、育种和栽培技术的交流、农业科研技术人员培 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以替代种植项目为代表的中缅边境农 业合作取得明显成效,部分中国企业通过替代种植項目在缅甸进行农业开发,已经形成政 府搭台、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格局,缅甸北部罂粟种植面积大幅下降。中国的小型农机、种 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特别是手扶拖拉机及其散件,在缅甸市场占有很大比例。 2014年《关于加强农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决定成立农业、畜牧兽医和渔业合作分委会, 全面指导在缅甸开展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合作、现代农业改造与育种合作、跨境动植物疫病 联防联控合作和小额农贷合作等。 二、缅甸农业投资环境分析 缅甸农业资源丰富,但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开发程度不高。2011 年新政府上台以来, 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为外国直接投资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法律法 规和政策规范不断完善。 (一)经济发展水平低,增长速度快 缅甸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缅甸主要依靠天然气 等自然资源的出口支撑国民经济,2014 年缅甸GDP为607.2 亿美元,人均 GDP 为1415 美 元,在东盟国家中排名末位,农业占 GDP的比重为 37.1%,国内居民以农业人口为主,尚有 46%的农民处于贫困状态。缅甸政府积极推行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 基本构建了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但国内民众的市场经济观念和法制观念仍十分淡薄, 投资经营的各项隐性成本难以估算。世界经济论坛《2014—2015 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 缅甸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 144 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 134 位。2011 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缅甸GDP 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2011—2014 年 4 年增长率分别为 13. 2%、7.6%、8.3%、 8.5%. (二)缅甸农业资源丰富,生产技术落后 缅甸农业资源丰富,可耕面积 1077 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 0.2 公顷,森林面积 3013.4 公顷,森林覆盖率 46.14%。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湖泊及河流众多, 水资源丰富,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农业是缅甸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总产值约占 GDP 的四成左右,农产品出口占外汇总收入的 14%。其中,农业增加值中 76%来自种植业,主 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和玉米;油料作物有花生、芝麻、向日葵和油棕等,以及多种豆 类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甘蔗、黄麻、橡胶等和多种蔬菜、水果、调料等。从生产 率来看,除水果外,缅甸单产水平大幅度低于中国,其中小麦的单产仅为中国的 35.6%, 高粱单产不足中国的 20%,稻谷和玉米的单产为中国的 60%左右。缺乏优质高产种子是制约 缅甸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此外缅甸长期农业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滞缓, 缺少有效的灌溉措施,农业从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低。 |
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果侵犯到你和他人的权益亲联系管理删除
以上是中国和缅甸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的详细信息,由:www.noxa20.net 泰国娜莎代购网整理,如果您对中国和缅甸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的信息有什么疑问,请与我们进行进一步联系,获取中国和缅甸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