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30 2829浏览 相关标签 日常生活知识
关于基诺族的族源,有土著说和南迁说两种。“基诺”一词源于基诺族基诺族基诺族先民在杰卓山居住的时代,当时出现了“基诺洛克”的名称,“基”为舅舅,“诺”为跟在后面的,直译是“跟在舅舅后面的人”。相传基诺族的发祥地是“司杰卓米”。它是基诺山东部边...
2017-10-29 2383浏览 相关标签 日常生活知识
京族是由古骆越部落发展而来[4] 。京族的祖先大约在公元16世纪初陆续由越南涂山等地迁移来华,最先居住在巫山岛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才逐渐向澫尾、山心、潭吉等地发展。京族为越南的主体民族,曾称为“越南人”或“安南人”,瑶族称他们为“交趾...
2017-10-29 2697浏览 相关标签 日常生活知识
“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历史上,由于居住地域的关系,鄂温克人对大兴安岭一带的大山林,包括外兴安岭至阿玛扎尔河、勒拿河上游等地域统称“额格都乌日”或“额格登”(鄂温克语意“大山”)。另外还有一种说法:...
2017-10-29 2740浏览 相关标签 日常生活知识
从怒族地区搜集到的许多新石器遗物和有关传说来看,怒族在16世纪以前可能还处于新石器的晚期阶段,当时除使用石锄外,还使用木锄和竹锄。16、17世纪除用石锄为工具的农业生产外,采集和狩猎还占很大比重。清胡蔚本《南诏野史》载:“怒人,居永昌(今保...
2017-10-28 2748浏览 相关标签 日常生活知识
阿昌族在古代汉文献中,曾被称为“峨昌”、“莪昌”、“娥昌阿昌族文化阿昌族文化”或“萼昌”。阿昌族还有不同的自称,户撒地区阿昌族自称为“蒙撒”、“傣撒”、“蒙撒掸”、“衬撒”;梁河地区阿昌族则自称为“汉撒”、“阿昌”、“峨昌”。1953年,人...
2017-10-28 3273浏览 相关标签 日常生活知识
普米一词是普米语音译,本意为“白人”,是民族自称。各地普米族还有不同的自称,如兰坪、丽江、永胜的普米族自称“普英米”;宁蒗的普米族自称“普日米”或“培米”,“米”在普米语中的意思是人,“培”、“普英”、“普日”等是一音之转,都是“白”的意思...
2017-10-28 2595浏览 相关标签 日常生活知识
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塔吉克族塔吉克族关于“塔吉克”一词的意思,有古代阿拉伯部落“塔伊”、“大食”及11世纪中亚突厥人对操波斯语的“塔特”民族的称呼等说法。但一般认为“塔吉克”出自“塔吉”一词,塔吉克语为“王冠”之意[1] 。历史塔吉克族...
2017-10-27 3025浏览 相关标签 日常生活知识
广西毛南族自称“阿难”或“哀南”(单称)、“窘南”(众称),意思毛南族毛南族是“这个地方的人”。译成汉语即是“毛南人”的意思。壮族人对毛南族的称呼是“布南”、“稳毛南”等,译意也是“毛南人”。“毛南”之称源自地名,最初见于南宋淳熙年间(11...
2017-10-27 3295浏览 相关标签 日常生活知识
布朗族有多种自称,布朗族布朗族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或“巴朗”,临沧市和保山市的自称“乌”,墨江、双江、云县、耿马等地的自称“阿瓦”或“瓦”,思茅的自称“本族”,澜沧县文东乡的自称“翁拱”,镇康、景东的自称“乌”或“乌人”。过去...
2017-10-27 2913浏览 相关标签 日常生活知识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系“散鲁尔”的变音,简称“撒拉”。据考证,“撒拉”这一名称最早可追溯至公元7世纪西突厥时期乌古斯部的撒鲁尔(salur)部落。撒鲁尔又译作“撒罗尔”或“撒卢尔”,为乌古斯汗6个儿子中五子塔黑(tag)之长子,撒鲁尔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