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6915681

首页 > 东南亚新闻 > 中国公民反诈骗指南——增强反诈意识远离电信诈骗

中国公民反诈骗指南——增强反诈意识远离电信诈骗

406浏览    我要投搞 作者:泰国娜莎NOXA20代购网 相关标签

中国驻泰大使馆接到多起中国公民来电求助,称遭遇包括冒充使领馆工作人员、“虚拟绑架”或冒充客服等多种电信诈骗类型。在此,中国驻泰大使馆提醒广大中国公民,提高警惕,引以为鉴,加强防范。具体典型案例包括:一...

中国驻泰大使馆接到多起中国公民来电求助,称遭遇包括冒充使领馆工作人员、“虚拟绑架”或冒充客服等多 种电信诈骗类型。在此,中国驻泰大使馆提醒广大中国公民,提高警惕,引以为鉴,加强防范。具体典型案 例包括: 一、冒充使领馆、执法工作人员诈骗 诈骗分子往往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个人联系方式,再通过技术手段,将号码伪造成使领馆公开的电话号码, 冒充使领馆工作人员联系中国公民。在获取其信任后,以有重要文件需领取、被限制出入境、护照证件将被 限制或吊销等理由,骗取其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再通过这些信息将其账户内的钱财转 走。或冒充执法工作人员,称该中国公民涉嫌“洗钱”“诈骗”等刑事犯罪或违法违规等,若不配合调查,可能 会被抓坐牢甚至被遣返回国,以此为威胁,欺骗中国公民向所谓的“安全账户”进行转账汇款。

中国公民反诈骗指南——增强反诈意识远离电信诈骗

 

中国驻泰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在遇到自称使领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动联系自己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应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切记,凡是要求转账进行资金核查的,都是诈骗。 二、“虚拟绑架”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技术手段冒用中国使领馆或警方的电话号码致电中国公民,使当事人相信自己与犯罪案件有关 或身份被盗用,需要支付费用才能避免被起诉、逮捕或驱逐出境。但是没有钱、钱不够怎么办?诈骗分子便 出谋划策,说服当事人伪造自己被绑架,向家人索取“赎金”来支付所需费用。此时当事人正处于极度恐惧状 态,便按照诈骗分子的指示,离开住所,拍摄自己被捆绑、殴打、向家人哭诉要求解救的图片或视频,并切 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就在当事人“失联”期间,诈骗分子又冒用当事人微信或手机联系其家人,谎称当事人 被“绑架”,并发送事先拍录好的图片或视频佐证,向家人骗取巨额“赎金”。由于诈骗分子能准确告知当事人 的隐私信息,有相关图片、视频为证,且联系不上当事人,家人往往信以为真,从而造成财产损失。

 中国驻泰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接到声称家人被绑架的电话或图片视频,一定要保持冷静,通过正规渠道向 警方、使领馆或亲人所在机构了解情况、寻求帮助,以免上当受骗。 三、冒充客服类诈骗 身在异乡,很多中国公民会与国内家人相互邮寄物品来传达思念之情,此时,诈骗分子会冒充“电商、物流客 服”,以购买的物品出现质量问题、物品在海关被扣押或中途损坏可以进行理赔等理由与受害人取得联系, 并要求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从而直接完成盗刷,或者以受害人个人信息输 入错误账户被冻结为由,提出交纳保证金的要求,诱导受害人进一步转账汇款。 中国驻泰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对于电商或物流客服主动联系时务必提高警惕,应该在原购物平台联系官方 客服进行沟通确认,不要轻易提供密码、验证码,更不要轻易转账给他人。

 

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果侵犯到你和他人的权益亲联系管理删除

以上是中国公民反诈骗指南——增强反诈意识远离电信诈骗的详细信息,由:www.noxa20.net 泰国娜莎代购网整理,如果您对中国公民反诈骗指南——增强反诈意识远离电信诈骗的信息有什么疑问,请与我们进行进一步联系,获取中国公民反诈骗指南——增强反诈意识远离电信诈骗的更多信息。

Copyright © 2007-2013 Hecha.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35670号-1

泰国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并保留所有权利

qq tel code back_top